10月底,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《佛山市机器人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(下称《规划》)股票配资正规平台,明确了两个“倍增计划”:至2025年,全市机器人及相关产业营收实现倍增,到2030年实现第二个倍增,产业营收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。
佛山机器人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,与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有着脱不开的关系。近年来,佛山推动技改举措不断,成效显著。今年以来,佛山工业投资持续猛增,前8月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50%;并且前8月,佛山工业技术改造总量位居全省第一。
●林东云
降本增效见成效
走进广东创兴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创兴精密”),立体智能仓储区内,以往主要依靠人工的多个工序,正被一道道标准化工序和众多机械手取代。流水线上的普工,也逐步变成了操作设备的熟练技工。
创兴精密从事非标高端装备类钣金加工业务,每年需要制作超过9万种产品,涉及的零配件超过10万种,曾经每月需要用掉3吨以上图纸,通过技改全部实现无纸化,效率大幅提升。
“以前1个复杂的订单可能需要五六个人去跟,现在1个人就可以跟100张单。”创兴精密总经理高楚慧说,改造后企业的土地使用率提升50%,产值提升了100%,订单准交率也从63%提高到87%。
创兴精密不是孤例。近年来,随着佛山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,以新型技改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,一大批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大幅度的降本增效。
距离创兴精密60多公里外,注塑机行业龙头企业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伊之密”)也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“甜头”,该公司投入20亿元建成的伊之密数字化工厂把数字技术贯穿在订单、产品设计、配置、生产、物流、总装等整个机器生产环节,采取汽车行业的全流水线生产作业模式,实现24小时连续生产,每15分钟下线一台注塑机,生产周期缩短33.3%。
据统计,截至目前,佛山已有51.1%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数字化转型。截至今年8月底,佛山已培育出2家灯塔工厂,打造出48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、146个示范车间;规上工业企业中,5028家已实施数智化改造,占比51.1%。
“数转智改”探路精益化
单个企业的降本增效是佛山技改的一个缩影。当前,佛山制造业技改正在走向“深水区”。一方面,技改成为佛山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手段。面对庞大产业带来的巨大能源消耗,佛山依靠工业技改探路精益化,向绿色环保迈进。
在陶瓷领军企业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,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生产线忙碌运转,现场看不到飘扬的粉尘,闻不到刺鼻的气味。这个昔日的能耗大户,已是低碳先行者。早在2020年底,该公司就全面实现“煤改气”,生产线碳排放量降低了26%。
陶瓷产业是传统高耗能产业。从早年环保整治的“腾笼换鸟”,到近年限期进行清洁能源替代,再到2021年能耗“双控”政策落地,过去10多年佛山陶瓷企业加速应用清洁能源,推进设备升级,推动生产工艺创新,以数字转型促节能降耗,努力实现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。
另一方面,数字化转型正让佛山的产业集群从“孤岛”变成互联互通的网络,从而塑造新的产业竞争力。
在顺德,美的集团、新宝电器等家电龙头企业纷纷打造供应链平台,推动供应商数字化,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大幅度的提质增效。以小家电龙头企业新宝电器为例,该公司拥有1400多家供应商。近年来,依托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平台,新宝电器与供应商实现了协同生产,缩短了原材料供货和企业接单周期,降本增效成果显著。
在禅城,印染机械设备行业领军企业三技精密技术(广东)股份有限公司首创数字化染厂与云服务平台,打破行业信息封闭状态股票配资正规平台,让下游纺织企业实现全流程信息的互联互通,缩短交付周期,减少生产能耗。